11月29日,我院5名学科教育(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该硕士点负责人刘贵华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武昌区教研室在水果湖高级中学举办的“高中历史课堂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收获良多。
本次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由教师上课,接着由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点评。由于是同课异构的模式,因此选取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不同年级围绕一个大体相同的内容——“辛亥革命与三民主义发展”展开教学。虽然是同一个内容,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三位教师在对内容的处理上也十分贴合各自年级的情况。袁悦蓉老师教授高一年级,课题为"辛亥革命",以时间为线通过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与局限性将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梳理的十分详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杜芳老师则以“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为题指导高二年级学生,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时期的“三民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具体内涵,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巩固。而指导高三年级的方老师虽仍以"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为课题,但另辟蹊径:以"三民主义是否有新旧之分"为话题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三民主义"是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的纲领,将"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论"有机结合,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最终通过国共两党领导人对于"三民主义"的不同态度确定以毛泽东为领导的共产党才是"三民主义"的优秀继承者。
之后,就由特级教师进行点评,特教在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授课后也指出了授课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时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改良为何让位于革命?仓促的武昌起义如何取得成功?民主共和为何功败垂成?联俄联共与新民主主义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引发了教师们的深入思考,也明确了教师也要关注学术动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组织历史教育硕士参与武汉名校的学科研讨与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我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学常态。武汉市教研活动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系研究生 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