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百年回顾与前瞻——第七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概述

发布者:邢少轩发布时间:2018-01-12浏览次数:1499

    湖北日报讯 晓柳

  

    由江汉大学188金宝搏在线登录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合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于2017年12月16日在江汉大学学术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诗百年的回顾与前瞻。来自省外二十三所高校及我省包括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的诗人、诗学专家近六十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屠岸离世与新诗百年

    论坛活动当天,参会者听闻出生于1923年的著名诗人屠岸先生逝世的消息,颇有感怀,论坛发言由此引发。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说:诗人屠岸是与中国新诗百年相伴的。作为一个诗人,他几十年里无论多么坎坷一直坚持毕生的写作,他见证了中国百年新诗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个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莎士比亚等经典作家的作品,为中国新诗引进了可供学习的外来诗歌,为中国新诗创作提供了必要的鉴镜。
    厦门城市大学教授陈仲义就百年新诗的参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中国百年新诗的参照体系来自三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外国译介诗歌对中国新诗的横向移置,新诗自身建立起来的传统,尤其是1949年之前和七十年代之后这些年建立起来的中国新诗的文本和理论。经过百年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新诗在这三个参照中自我确立自我更新与推进。
    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就此发言说,新诗百年,承前启后,总结历史经验,开启新诗发展的新的道路,非常重要。新诗百年之际,我们实际上面临许多重大的挑战,主要是新诗发展一直存在争议。一直到上个世纪末,由于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对新诗曾经的构建以及审美范畴等提出了一些质疑。中国新诗的发展,很显然是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怎么样回应这种置疑,在接下来的开创性的实践当中如何努力,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百年新诗留下很多经验和教训。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诗人李强则以《兼收并蓄,别开生面》为题阐述了自己对诗歌发展的见解,他认为诗歌创作是勾引人、折磨人、娱乐人和成就人的事情。中国新诗的发展,要从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中汲取营养,要从民间语言和网络语言汲取营养,要从小说和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中汲取营养,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华侨大学庄伟杰教授认为新诗出现了一种“三角关系”:从诗体来讲,分别是自由体,民歌体,格律体。而何言宏教授关注新诗最新转型,他从新诗的传播体制来简述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出现的转型。在就新诗百年的各种现象的析解中,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罗庆春教授论及中国少数民族母语诗歌创作的成绩与价值不可忽视。北京师范大学谭五昌教授是本次论坛的主要组织者,他对百年新诗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新锐话语:新诗的本体研究或探微

    在对新诗百年进行多维的外部生态现象的罗列评析后,学者们将新诗的批评的视角转回到新诗本体的论述,就是说在新诗文本的内部进行探微,从内部寻找可能发展的方向。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邹建军看来,百年新诗的关键与核心内容是作品,要首先考虑的就是作品。新诗研究都得面对作品本身,而不仅仅从新诗的外部来做空泛无边的漫谈,因为这样的言说无助于新诗的建设与自我更新。
    北京语言大学的路文彬教授谈及中国诗歌和西方的差异。在他看来,中国诗歌的生成缘于身体的听觉。中国古典诗歌对于世界诗歌的贡献是它发明了意境,这意境有两个要素:一是空,二是静。汉文化不能产生史诗的原因是因为把审美建立在听觉上,注重的是其旋律。朦胧诗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时间空间混为一体,并向听觉回归。诗人、浙江大学教授蔡天新呼应了路文彬教授的观点。在他看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新诗得以延续。中国诗看重听觉,西方注重视觉。在他的观察中,西方绘画成就超过音乐,因为视觉可以容纳更多的智慧。中国唐诗在西方影响很大,但宋词影响甚微。李白、杜甫、王维被西方顶礼膜拜为大师,缘于唐诗的画面感很强。如果新诗将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前景。
    青年学者、诗人王东东则从另一向度和界面肯定了中国新诗创作实绩,并为之把脉。他在题为《21世纪中国新诗的主题、精神与风格》的论文中,论述了21世纪新诗批评话语场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主题、精神、风格三个方面:新诗更具有社会现实意识,不断分化中的社会多元化的视野;新诗突破了90年代的怀疑主义,甚至再现了久违的理想主义气质;在风格形式上超越了叙事性,也就是小说的企图,从而向抒情或更高形态的智慧抒情回归;而这又是和中国社会的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新诗写作及传播的新形态

    新诗形态的显形不仅仅从内部发生新变,往往从外部形态得以展示,这又和诗的传播方式的更新构成某种内外交织的多重情景,这也是这次论坛不可回避的新生的话题,参会学者对其既进行了广角的扫描呈现,也予以个案的发掘和分析。
    江汉大学庄桂成教授以《小冰真的能写诗吗? ——关于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的思考》为题谈及机器人小冰是怎么写诗的? 机器人小冰的诗写得怎么样?从小冰诗作的缺陷和极限分析最后得出其结语: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一个辅助工具,它不具备自我意识,没有情感,所以不可能创作出需要情感作为内在驱动力的好的诗歌。庄桂成教授以社会热点话题从这个特殊角度反证了新诗写作的内核,引发对诗的本体性的体察。诗人、武汉大学诗学专家荣光启评述了音乐人和新诗的发生的关系。从对现代音乐尤其是《中国好声音》的关注中,他发现新诗已融入流行歌曲成为一种普遍性。他谈及研究者除了对新诗和新诗史有足够了解之外,必须关注新诗显现的新的方式,音乐人对当代新诗的编曲与传唱给新诗的传播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影响,它释放了新诗的感染力。他同时分析了一种负面的情况的出现:如民谣的特性会使诗的丰富性有一定的丧失。江汉大学靳小蓉老师则以《诗歌、纪录片与文化认同——以他们在岛屿写作》为话题,谈及新诗呈现的视觉形态。“他们在岛屿写作”是2013年在台湾出品的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为主体拍摄的关于台湾文化生活、文化历史的一套纪录片。她倡议通过纪录片来传达诗歌文本和诗性生活。
    江汉大学作为第七届中国新锐新批评家高端论坛主办方,为此次论坛成功举办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展示其在新诗创作与研究方面团队的实力。大学是百年新诗诞生地,也是其研究的最佳场所。江汉大学呈现的诗教人文景观也是百年新诗在大学校园结出的硕果之一。

  

  

XML 地图